江苏省数学特级教师 徐新民

文章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01日 点击数: [添加收藏]

【教育心语】

我深切地感到,一个人能把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能把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在教育越来越专业化的今天,作为教师,要真正教育作为自己人生智慧和生命的主旋律,要不断地改造自己,更新自我,追求卓越,勇于创新,唯此,才能攀登时代教育的巅峰,唯此,才能写就个人成长的辉煌!

徐新民同志,中共党员,19622月生,江苏省数学特级教师、首届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南通大学硕士生导师。

19817月毕业于南通师范学院,19917月毕业于江苏教育学院,19997月毕业于苏州大学研究生课程班。先后担任过通州区刘桥中学校长、书记,通州高级中学副校长、通州区金沙中学校长、通州区教育局局长助理等职务。现任南通市天星湖中学校长、党总支书记。

在他的引领下,近几年,南通市天星湖中学被表彰为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江苏省军训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健康促进金牌学校、江苏省绿色学校、江苏省“学陶”先进学校、南通市文明单位、南通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学校、南通市艺术特色学校、南通市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南通市体育工作先进集体等,接待过国内外20多个教育考察团的来访,中央电视台、《人民教育》杂志、《新华日报》、《校长》杂志等10多家媒体,对天星湖中学的办学业绩给予了报道。201011月,南通市天星湖中学高分升格为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

先后在《数学通讯》、《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上海教育科研》、《教学与管理》等省级及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近300篇,10多篇论文被人大资料复印中心全文转载。主持多项国家级、省级规划课题研究,出版专著12本。

先后获得全国名优校长、全国优秀科研校长、全国中学百名明星校长、全国优秀数学科研教师、江苏省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南京大学访问教授、省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评审专家、南通市首批杰出拔尖人才、南通市第五、第六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南通市中青年创业创新领军人才、南通市第三届园丁奖等四十余项荣誉称号。

用心拓展生命的宽度           ——记者访谈录    徐新民,南通市天星湖中学校长、党总支书记,是江苏省首批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中学数学特级教师,先后获得全国百名优秀校长、江苏省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南京大学访问教授、江苏省校长之星、南通市首批杰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南通市第五、第六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南通市中青年创业创新领军人才、南通市第三届园丁奖、南通市数学学科带头人、南通市第一梯队名师培养对象、南通市优秀校长等近四十项荣誉称号。徐新民同志热爱教育,熟悉教育,精通管理,实绩显著,个人事迹被《师资建设》、《教育现代化》、《教书育人》、《成才导报》、南通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单位报道。近日,徐新民同志的论文《浅析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内涵、特征及实施策略》荣获了“新民杯”长三角中小学有效教学研究征文大赛唯一的特等奖。成长篇 :徐老师,你既是一位著名的数学特级教师,又是一位成功的中学校长,能否请您谈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多年最深的体会和感受?徐新民:余秋雨说过,青年人稚嫩的目光常常产生偏差,误以为是出身、财富、文凭、机运使有的人超乎一般,其实历尽沧桑的成年人都知道,最重要的是自身生命的质量,生命的质量需要锻铸。回首27年的教育征程,尽管工作岗位不断在变,但不变的是对教育教学工作那颗赤诚的心!我深切地感到,一个人能把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能把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在教育越来越专业化的今天,作为教师,要真正教育作为自己人生智慧和生命的主旋律,要不断地改造自己,更新自我,追求卓越,勇于创新,唯此,才能攀登时代教育的巅峰,唯此,才能写就个人成长的辉煌! :徐老师,作为一位名师,家庭的教育方式对您个人成长具有怎样的影响?徐新民: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历史曾在我们这代人身上刻下许多伤痕,但也正因为如此,才有了我人生路上艰难跋涉、不断前行的步履。1962年的早春2月,我出生在江海平原腹地、九圩港畔的一个美丽的村落。在新中国最艰苦的三年困难时期出生,可以说是生不逢时。我的家境很一般,父母亲都是勤劳本分的农民。应该说,是家乡淳朴的民风与和谐的农家生活熏陶了我,逐渐养就了我坚忍不拔的意志和纯朴厚道的性格,为我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的父母并不知道如何在儿子幼小的心灵中,播下理想的种子,他们对我的期望也是朴实的,但却是坚定而唯一的:好好读书,要争取跳出“农门”!我很听话,也很争气,终于在1978年的秋天,刚满16岁的我怀揣着父辈们的梦想,怀抱着一个年青学子的豪情,走进了南通师专数学系的大门,开始了我的大学求学生涯,也从此与三尺讲台结下了不解的情缘。 :徐老师,初为人师的您肯定会碰到许多艰辛和困苦,您当时的感受是怎样的?能否回忆一下当时的情况?徐新民:好的。1981年的夏天,带着“满腹经纶”,也带着“少年不识愁滋味”的“轻狂”,我踏上了梦寐以求的教育教学之旅。但生活之路并不平坦,命运之神没有青睐我这个农家子弟,一纸介绍信,就把我送到通州市新联镇下面的一个戴帽子小学,去执教那里的初中班。学校是由破败的庙宇改建而成,十几间破旧的平房,占地不到四亩地的校园,看不到一点生气。全校教职工共有十几号,而正式教师只有三个,一到夜晚,整所学校都“人去房空”,陪伴我的只有孤灯残月和无边的寂寞。这些还不是困难的全部,最大的问题是,那时候,大凡只要有一点门路的学生,都去了完中或镇中心初中就读,留在这儿的学生全都基础薄弱,不易于开展教学。初出校门,就站在这样一个人生起点上,那时那地的我颇感失落,面对空旷的校园,剥蚀的墙壁,内心的失望和痛苦是不言而喻的。 :那您又是如何走出困境,取得优异成绩的呢?徐新民:学校的老校长已经跟我父母亲年纪差不多了,他看出了我的无奈,拉着我的手宽慰我,跟我说了很多话,我至今仍清清楚楚记得的一句话是,“做老师的确是个苦差事,我们学校的条件很不好,但是不要泄气,落后地区也有丰产方呢!我看得出,你是一块金子,是金子迟早要发光的!”听从了老校长的教诲,我浮躁的心开始平静下来,不再怨天尤人。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酷日炎炎,我总能提前到校,并经常向有经验的老师虚心学习班务管理和课堂教学设计。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我的勤奋踏实赢得了同事的好评和领导的信任,学校决定让我这个二十岁不到的小伙子执教初三数学。没有开始就是最好的开始,第一次带教毕业班,我缺少的是经验,拥有的是勇气,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锐气,我知难而上,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去,此前所有的失落和迷茫都被置之度外,把课教好,把学生教好,成了我唯一的愿望。除了吃饭、休息,我把所有的时间都用于研究教学、批阅作业,这当中还有过一个小插曲。有一次下课了,我仍沉浸在课堂的一道几何题目里,边走边思考,走着想着,一不小心,头撞到走廊的柱子上,弄得“头破血流”,疼了好多天。同事们都开玩笑说:“别看我们学校是戴帽子小学,还出了一个‘陈景润’呢!”因为这件事,我得到了一个“小陈景润”的雅号。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所教的第一届初三学生当年度参加刘桥区数学竞赛,获奖层次和获奖人数双居全区各所初中之首,学生中考数学平均分比前一届高出十多分,这在整个刘桥区引起了轰动!我的不懈探求让我初步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我创造了自己人生中第一个奇迹,至今还清晰地记得老校长赞许的目光和同事们欣喜的样子,我用自己的努力证明了:平凡的未必是平庸的。这段经历改变了我对工作境遇的看法,极大地鼓舞了我奋发的信心。教学篇记 者:徐老师,回顾这么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您觉得如果要成为一位成功的专业化老师,需要从那几个方面入手?最重要的是那个方面?徐新民:应该说,个人的专业成长归功于很多因素。回首往事,我深深感到自己取得的一切成绩,是由个人的努力、环境的影响、团队的引导等多种力量综合“熏陶”而成的。具体来说,首先要树立远大的教育理想。诚然,具有远大的教育理想不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充分条件,但没有远大教育理想的教师是不可能成为优秀教师的。我们有很多好老师,他们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把自己的心血都花费在自己的学生身上,他们为自己学生的成绩而忧心,为自己班级的管理工作而心焦,为学生的成长而忧虑,但却在忙碌中失去了理想。无数事实证明,一个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人都是具有远大理想的人。因为只有具有了理想,才会有前进的方向,才会产生前进的动力,才会面对困难而勇往直前。记 者:是呀!理想是很重要,但是实现理想的过程总不会一帆风顺的!徐新民:你说的很对!教育是一项艰苦的事业,一名教师要想在这个领域内有所建树,不下苦功不行,没有决心和勇气也不行,但是有了决心和勇气还远远不够,必须还要有坚定不移的信念和持之以恒的毅力。生活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只要你踏实耕耘,收获终会向你招手,而生活最需要的是坚持。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不缺乏才华与能力,也不缺乏信心和干劲,可是仍然有些人不能达到相应的高度,究其原因,很可能就是缺乏一颗百折不挠的恒心,缺乏持之以恒的毅力。蒲松龄的书斋有一副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确实可以作为激励我们成长进步的名言。记 者:新的课程改革中我们力求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我们教师之间,是否也在身体力行我们所倡导的理念?徐老师:当然。个体价值的定位离不开群体价值的定位,只有实现群体价值才能对个体意义作出判断。任何一位教师的成长过程都离不开前辈、同仁的指导和支持,尤其是刚开始执教的老师,前辈和同仁的话就是金科玉律,要多听课、多学习,人人都是在这样的切磋磨砺中取得进步的。协作是成才的基础,具有专业眼光的协作则是成为名师的基石。不同层次的群体会造就不同潜质的环境,一个优秀的团队会给我们搭建一个高位发展的平台。大家要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注意以宽容豁达的态度与同事、周围人群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扩大信息交流的通道,互通有无;要注意尊重欣赏他人的工作和成果,也让别人对自己的工作有所了解,形成优势互补;要共同成长,共同克服困难和挫折,分享成功的快乐,实现教育教学的目标。记 者:实践是验证真理的唯一标准。我想,对于我们从事教育的人来说更能体现实践的重要性。徐老师:实践出真知,实践也出人才,教育教学实践无疑是教师最重要的潜能开发者。我屡屡向老师们建言,要重视自己的工作,要重视自己上的每一堂课,因为真正的名师都是勇于拼搏课堂者,是勤实践、会思考的人。诚然,我们每天的教学工作是朴素的,但我们的追求、我们的理想都要从这里开始。要想在教育之树上开出花朵哪怕只是蓓蕾,都需要厚积而薄发,而积累的过程是漫长的,艰苦的。记 者:也有很多一线教师重视实践,但在教学实践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方法也不得当,徐老师对此有何心得?徐老师:我个人提出的以“激发、引导、探求”为主旨的“探究式教学”就是我从教几十年的实践心得,与新课程理念完全吻合。数学“探究式教学”,是指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现行数学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围绕某个数学问题,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数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 “探究式教学”需要两个前提条件:一是有一个以“学”为中心的探究学习环境,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二是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但这种指导和帮助的形式,与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作用有很大的不同,它主要通过为学生提供有一定内在结构、能揭示各现象间联系的教学材料来实现,还包括关键时候给学生必要的提示等。  从数学思维与方法论的角度看,数学“探究式教学”大体包括六个环节:提出数学问题~观察与实验~归纳与猜想~证明与反驳~反思与评价~交流与完善。  教学实践是教师发现问题的源头,是教师研究探索的依据,更是教师自我完善的基础。随着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现在的青年教师缺乏的往往不是理论知识,而是实践性知识,或者说是要在艰苦实践中,更透彻地理解已学的知识,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特别是在新课程背景下,需要我们关注的问题很多,需要我们研究的事态很多,要做一个好教师,就要努力做好新课改的践行者。新课程改革高度重视“草根研究”,把教育研究扩展到了每一位老师,这就给我们每一个人都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根植教学实践,透视和探求教育教学的新方法,已经成为教师成长过程中的必要环节。大家善于用发展的观念来把握教学,在实践中拓展和赋予教育新的思想与内涵,实现个人的持续有效发展。记 者:徐老师,您认为,对于一个普通的青年教师,如何才能把握教育发展的时代脉搏,走在新课程改革的最前列?徐新民:时代在进步,教育在改革,面对在全国基础教育领域开展得如火如荼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我个人体会,老师们不妨从教师、学生、教材三方面认真思考自己的专业成长。首先,要完善教师能力新结构。教师是新型人才的培养者,是推进教育改革的主力军,我个人认为必须具备学会学习能力、学习指导能力、教育研究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才能适应教育发展对教师的崭新要求。记 者: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如何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徐新民: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宗旨宏观地说,是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微观地说,是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因此,以人为本的生本理念,是新课改一切理念的起点和归宿。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该如何践行“生本” 教学理念呢?首先,要做到顺本性。我们的教学实践就必须为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创设和提供必要的平台,培养青少年学生的自由意志和人格个性,营造宽松的环境和良好的氛围,实现学生最大限度的自由发展。其次,要做到重本位。重视和体现学生本位,最重要的莫过于不折不扣地为学生的愉快学习和健康发展提供最优化的教学服务。最后,要做到求本色。教学也和万事万物一样有自己的本色,只是长期以来由于受到种种因素的干扰而淡化、遮掩了自己的本色,鉴此,恢复、增强和闪亮教学的“本色”迫在眉睫。记 者:新课程改革必然需要创建新型的课堂,而教材应该是创建新型课堂的重点。徐新民:你说的很对。课改背景下的理想课堂应该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探求未知、发现知识”的旅程、“享受成功、体验愉悦”的乐园、“超越知识、催生智慧”的沃土。那么,构建新型课堂的着力点是什么呢?透视多年的思考和实践,我个人认为无论是探究式课堂、愉悦式课堂,还是智慧型课堂,它们的设计着力点是教材的优化处置,但是,多年来传统的教育势力在课堂教学和教学研究中仅仅着眼于教师“教的课程”,拘泥于对教案的研究,满足于教师对教材的讲解,似乎教学就是单纯的知识传递或是认知实践,这种基于线性思维进行预设安排或固定阶段安排的思想,好像是天经地义的,实际上是不正确的。科研篇记 者:教学与科研,是学校工作最主要的两个方面。处理好二者的关系,不论对社会发展,还是对学校发展,以及对老师个人发展,都是一件具有重要意义的事情。徐老师如何通过适宜的协调和处理,使两者的关系得到强化,并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徐新民:随着教龄的增长,我时常觉察到自己理论的浅薄、理念的滞后以及由此带来的不安,我开始思考自己的专业提升之路,提升学历,参加本科学习是我走出的第一步。在离开大学7年以后的1988年夏天,我依然凭借全国成人高考江苏省总分第一的成绩考入了江苏教育学院数学系开始了本科脱产学习。已在基层工作了7年的我非常珍惜这一个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象一个饥饿的人看到面包一样,忘情地吮吸知识的乳浆。当其他同学在寝室打牌或到大街上领略都市的繁华时,习惯了寂寞的我,手捧一杯清茶,在教育学院的图书馆学电脑、看书、查资料、思考问题、学习写作。通过努力,我的学习成绩、教研能力和写作水平,得到学院老师的一致好评。紧接着我又参加了苏州大学研究生课程班的学习,在更高的层次上摘取知识的花冠。2005年,作为全省普教系统唯一的代表,我有幸成为南京大学的访问教授,通过与大师的“对话和碰撞”,我的眼界宽了,理念新了,修养深了,工作的底气更足了!除了外出学习,我还特别重视教育教学书籍刊物的阅读。为了紧跟教育教学发展的脚步,每到金秋十月新一年报刊订阅开始时,我总是早早就将长长的订阅单缴上去。无论到哪里,每次我带回来最多的还是书。久而久之,我的私人藏书已近万册,所积累的资料更是成捆成堆。厚积而薄发,大量的阅读丰富了我的见解,敏锐了我的思考,使我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更加得心应手。近几年,由于岗位的变化、工作的繁忙,我总为不能畅快地读书而烦恼,尽管如此,还坚持每月读一本教育教学理论书,丰厚自己的理论底蕴,我用行动诠释着自己的人生信条。身为教师一定要善于读书,只有坚持读书,知识才会愈加丰富,课堂上才能游刃有余。以书为友,可以让未来的课堂更加生动多彩;以爱为友,可以让自己的教育生命更加充实宽厚!记 者:作为省十五规划课题核心内容,您的系列研究成果得到专家们的高度赞誉,认为您是一个学养丰厚、个性鲜明的数学特级教师,那么,您是怎样理解和界定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风格的?徐新民:为了实现教育理想,我醉心于教科研研究。通过28年的探索,我逐渐形成了“知识技能、思想方法、探究创新”三维度教学思想,在“实”字上打基础、在“活”字上求发展、在“创”字上探路子的“实、活、创”教学风格,受到同行的赞许和学生的欢迎。同时,我注重有效构建数学生态型、生成式课堂,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且以问题为主线,推行“探究式教学”,提炼出多种范式,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数学修养,相关研究成果在省内外有着广泛的影响。 :教育是全面的,教育研究也应是全方位的,徐老师在德育研究方面也取得不少的成绩,能谈谈您在这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吗?徐新民: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让我深深懂得,成功的教育必定是教育对象的思想、智力、心理等调整到最好状态时的自然呈现。为了达到目标,我致力于德育实践。魏书生先生曾说过,要想把书教好,必须先学会把人育好!在27年的教育实践中,我曾担任过10多年班主任。班务管理中,我以“爱”为行动的基石,真诚对待每一位学生;以“竞争”为助推器,激发学生强烈的上进心;以诱导为手段,为学生营造愉悦的发展氛围,使他们得到和谐快速的发展。记 者:没有一个教育理论家会否认教育理论对实践的终极价值,理论归根结底是来于实践,又归根结底是要指导实践的。徐老师在从教育实践走向教育理论,然后又回到教育实践的过程中一定收获了不少成果。徐新民:在长期研究的基础上,我将实践上升到理论,一批科研成果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被中国人大资料复印中心《素质教育》杂志转载,“探究式教学”在较大范围内得以推广。为了获得成功,我沉湎于教育科研,先后在《数学通讯》、《中学数学教学》、《中学数学月刊》等专业核心刊物发表论文180多篇,多篇论文被人大资料复印中心G35全文转载。在中央教科所组织的论文评比中,数次夺冠;在江苏省“五四”杯、“师陶”杯及省教育学会组织的论文大赛中,屡获大奖。近年来,共出版9本专著;2006年初,个人教育专著《教学:生成智慧》正式出版。先后主持了近10个省市县课题研究,多项成果获省级一等奖,多篇课题论文在《中学教育》、《基础教育参考》等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其中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普通高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策略研究》影响很大,主编的结题专著《探究·发现·创新》获江苏省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感悟篇记 者:徐老师,您从教这么多年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很多教师都以您为他们的榜样,您自己是如何看待这些成就的?徐新民:我想很多人都期待自己能获得一份人人羡慕的职业,期待自己能获得事业的成功。然而,后来——我要说的是后来,这种声音在心里变得越来越低迷,理想的火焰也越来越微弱,原先的目标也变得越来越遥远。那么,问题是后来怎么啦?我说,其实很简单,因为后来他不再勤奋,不再刻苦,不再有追求,不再有动力。尤其是那些已经评上了高级教师的人,他们对于自己的职业期待往往不高,对教育研究的兴趣不大,这就是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常见的“高原现象”,这一现象阻滞了相当多教师的成长进程。我在工作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以后,有人说我是人才,更是奇才!其实说到底,是因为我一直在努力,在奋斗!时代的更迭,社会的发展,在这个多元化的世界里,很多人觉得这个世界有点玄,因为现代生活的确有着太多的不确定性,以至于我们无所适从。我认为,可以换一种思路,未来是什么我们的确不知道,但我们必须清楚自己要做什么,需要付出怎样的努力。记 者:徐老师,您的人生信条是“我们无法确定生命的长度,但可用心拓展生命的宽度”,在专业成长上您是如何履行这个人生信条的?徐新民:生命的厚薄在于它的内容而不在于它的页数,就象研读一本书的过程,从厚到薄最后就只剩下几页纸的时候,那就是精华了。每一个起承转和,峰回路转就是一个上升的台阶,如果停滞或者退缩就失去了上升的机会,就只能在一个平台上徘徊。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我们也许可以品尝到收获的喜悦,而生命却不一定会因此变得丰厚。记 者:徐老师,有人说:“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您是如何看待教育的?又是如何实现您的教育理念的?徐新民:我认为,教师的职业精神不仅在于奉献,更在于探索;教师的专业提升不仅在于学习,更在于思考。广泛地阅读、耐心地思考、勤奋地写作夯实了我的教学基本功,渐渐地,我对教育现象有了一种敏锐的洞察力,对教育对象有了一种温柔的亲和力,对教材内容有了一种独特的穿透力,对教育发展有了一种前瞻的理解力,我不再满足于教育行为的简单重复,而开始思考怎样才能“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卢梭语),怎样才能追寻到“教学的合规律性与合个性的统一”,怎样才能达到郑板桥先生所说的“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的教学艺术境界。 :每年都有许多年轻人要走上教师岗位,你想给他们什么忠告? 徐新民:我想告诉他们:作为老师,一定要关爱每一位学生,尤其要关爱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上帝”赐予我们的一件艺术品。作为一个教育者,一个真正领悟到教育的责任的教育工作者,在所谓的好学生与差学生之间是不应该有所选择的。教师并不总是为好学生准备的,身为人师,应该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我曾经遇到这样一件事,有一天我骑车去上班碰到下雨,路上坑坑洼洼,泥泞不堪。这时候,一个曾经因为抄数学作业而被我狠狠批评的学生帮我把自行车扛过泥泞的道路,而在这1000多米的路边也住着一些我曾经教过并且成绩不错的学生,他们却没来帮忙,这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今天想来,学校里其实是没有“差生”的,所谓“差生”都是老师“想”出来的,因为我们在关注学生学习的同时却往往忽略了学生的其他方面,比如可贵的心灵;我们在关注教学目标的同时却恰恰忽视了他们真实的愿望,他们也同样有成长的需求。于是在不经意间,我想到了“绿色教育”,“绿色”的教育不就是在教育过程中,面对教育对象或管理对象时,“崇尚人格平等、倾注人文关怀、尊重个体差异、唤醒创造潜能”吗?学校教育理应充满绿色!“每个孩子都有一颗向上的心”,不管怎样淘气怎么贪玩,他们都想在某一方面超过别人;“每个孩子都有一颗向上的心”,让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从中获得自信;“每个孩子都有一颗向上的心”,老师在教育学生时要保持积极的心态,使他们在发展过程中始终乐观向上。从此,我的教育词典中没有“差生”这一个词,这件小事也时刻激励我不忘关爱每一个学生,并且始终坚持在呵护学生的信念下刻苦奋进。记 者:十分感谢徐老师接受我的访谈,徐老师能否最后就我们《教师教育与发展研究》杂志如何更好地为教师专业成长服务提几点建议。徐新民:好的,我与贵刊有很深的渊源,曾经在贵刊发表多篇论文,总体上我感觉贵刊特色鲜明,定位准确,为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了一个非常良好专业发展平台。如果非要提几点建议的话,我希望贵刊能够更加迅捷地传达教育政策信息、更加有效地指导教育教学实践、更加广泛地宣传教坛先进典型,最后我衷心祝愿贵刊在未来能越办越好,进一步发扬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阵地作用,与广大中小学教师、教育专家学者和教育管理人员共同成长,共创美好教育事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