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负数》教学预案
《认 识 负 数》教 学 预 案
南通开发区竹行小学 张艳梅
课题概述
《认识负数》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共安排了三课时,本节课是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是P1~3页的例1、例2,以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一第1~6题。通过教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学习一些负数的知识,有助于他们理解生活中遇到的负数的具体含义,从而适当拓宽学生对数的认识,激发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另一方面也为学生在第三学段进一步理解有理数的意义以及进行有理数运算打下基础。
教学思想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基于这样的理念,本课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使每一个学生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参与到整个数学学习活动中。 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变静为动、图文声并茂等多种形式展现了一系列现实生活中的学习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目标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对教学负数提出的具体目标是“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根据这一教学目标,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与技能: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学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会正确地读、写负数。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经历数学化、符号化的过程,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正、负数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享受创造性学习的乐趣。并结合史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感悟正、负数的意义,能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难点: 感悟负数的意义及0的内涵
教学关键:在实际生活情境中,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感悟正、负数的意义,能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学情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自然数,并初步认识了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负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随处可见,学生经常有机会在生活中看到或听说过负数,从生活中学数学,又有趣味性又有挑战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非常高。另外,学生经过四年多的数学学习,已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创造能力,这些都为本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每人一个小信封、实物投影仪、作业纸、红色水彩笔
教学过程:
课前游戏
(1)对接反义词
(2)做相反的动作
[设计意图:课前三分钟,一个简单的对接反义词和做相反动作的游戏,在师生愉悦的心情中拉开了序幕,既渗透了相反的量的数学原型,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知识上、心理上处于良好的准备状态。]
一、游戏引入,初步感受负数
1.听老师播报做记录
在作业纸上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简洁地记录老师播报的内容。
学生完成后展示:可能有文字、图画、正负数表示,一一讲解。
比较:你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形成共识:用符号表示的方法最简洁、清楚。
2.教学读写法
提问:你知道像(指负数)这样的数叫什么数?怎么读?这里的减号是负号。板:负数
那(另一个数)这是什么数?怎么读?这里的加号是正号。板:正数
指出:生活中经常用这种正、负数表达方式来表示一些意思相反的数。
[设计意图:通过记录,以教师的有序反馈和学生充分讨论的研究形式,使学生体悟负数产生的需要,经历负数产生的过程,初步理解和掌握负数的意义、读法和写法,亲身体验数学化、符号化的过程,感悟负数产生的价值。]
二、从生活实例中再次感受负数
1.教学例1
课件播放天气预报片头:伴随着这熟悉的音乐,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节目,老师从节目中收集了几个城市某一天的最低气温资料,并通过温度计表示出来。
出示例1中的三幅图后逐图显示,提问:你知道上海这一天的最低气温是多少度吗?看这温度计时,你有什么疑问吗?适当介绍温度计的看法:温度计上有两种计量温度的单位,左侧是摄氏度,右侧是华氏度,(电脑用红色突出显示)我国是用摄氏度来计量温度的。每大格分成了5格,每小格代表了2摄氏度,看的时候要看最高液面。
出示南京图片及温度计,提问:这一天的最低气温?这天南京的气温比上海感觉怎样?
出示北京的图片和温度零下4摄氏度,提问:你觉得液面应该怎么变化呢?(动态展示液面从0摄氏度下降两格的过程),北京的气温与刚才的南京比感觉怎样?
提问:上海和北京气温一样吗?不一样在哪?
电脑出示比较图面,用虚线标出0刻度线,让学生体会与0℃为分界线,一个在0摄氏度上面,一个在0摄氏度下面,正好相反。
提问:用我们刚才所学的记录方法,如何表示零上4℃,零下4℃?
出示记录方法,并指出正数这个正号可以省略不写,追问:负号能省略不写吗?为什么?
巩固:看温度计举卡片
电脑依次出示哈尔滨、西宁、香港的图片和温度计,让学生根据温度计举卡片。找出错例,说说注意点。
指出:在同一天内,不同的地区温度有着很大的差异,同一地区在同一天温差也会很大,其中温差最大的是新疆的吐鲁番盆地,具有早穿皮袄午穿纱的说法,我们一起去听一下。电脑播放介绍。
指出:什么原因造成温差如此大呢?这其实也它的海拔高度有关。我们一起来看一幅图,出示例2。
2.教学例2
介绍:海拔高度是指某地与海平面比较,得到的相对高度。(同步出现与海平面的比较)
提问:从图中你能知道些什么?你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表示这两个海拔高度吗?
学生尝试表达。
小结:以海平面为标准,比海平面高8844米,可以记作:+8844℃;比海平面低155米,可以记作:-155℃。
设疑:同学们是不是发现珠穆朗玛峰比原来怎样了?介绍低的原因。
追问:这里的正负数与什么为分界线的呢?强调:海平面以上的可以用正数表示,以下的用负数表示。
3.完成练习一中的第1、2题
出示几幅图让学生用正数和负数表示海拔高度。
独立练习后集体评讲。
三、进一步认识负数,了解正、负数与0的关系
刚才我们用这些分别表示零上和零下的温度以及海平面以上和海平面以下的高度。(电脑同时呈现:温度计和海拔高度图,其中0℃和海平面用红色线标出)
[设计意图:教师将温度计、海拔高度同时出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零度刻度线、海平面是分界点。零度以上、海平面以上为正数,反之,则为负数。这对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正数、负数与0三者间的关系很有益处。]
出示卡片+4、-4、-10、18、0、-155、+8844,你能将这些数分分类吗?同桌讨论后指名一生上台摆一摆,探讨0的位置。根据学生的回答可展开辩论。
明确:0为中界线,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比较0与正数、负数的大小,得出: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你能写出几个正数、负数吗?比赛:在30秒内看谁写得最多,要求一对一对的写。
最多的学生读出所写的数,同桌互相读读。提问:如果我不限制时间,你还能往下写吗?由此你想到了什么?
点出省略号,完成板书。
四、在生活情境中进一步感悟
1.出示练一练第1题(改编第一题数据,加一些分数、小数)
[设计意图:本课是学生初次认识负数,为了让学生对负数的内涵与外延有完整的认识,在习题中增加了小数和分数,通过练习让学生体会过去已学过的数(0除外)都是正数,沟通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
2.画温度计。
出示海安一年中的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气温,让学生在温度计在表示温度。同桌互相检查。
3.出示练习一的第4题,连线
独立练习后校对,电脑连线。
4.出示练习一的第5题的相关数据,读了这些数,你有什么想说的?
[让学生读数,再谈读数后的感受,通过读数、交流培养学生的数感。]
5.举例生活中哪儿用到负数?随机出示电梯、存折、股票、比赛场上的正、负数,并说说含义。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电梯中的正、负数”、“存折中的正、负数”、“比赛中的正负数”等实际情景中的问题,了解负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感悟正、负数的价值。]
6.介绍负数的产生史。
电脑动画出示负数的产生,让学生感受到古人的聪明才智。
[设计意图:一节好的数学课给予学生的决不是一种单纯的数学知识,适时适度渗透数学文化,让学生亲历数学文化的发展,欣赏数学文化的智慧,乃是提升学生数学素养有效途径。]
五、全课小结,课后延伸
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们只是初步地认识了负数,其实负数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广泛的应用,希望同学们能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走进生活,去发现更多更有趣的知识。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的关于负数的知识,可以利用电脑,通过百度、雅虎等搜索引擎只要输入”负数”两个字就可以了。
教学评价
整课时,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的进步,时刻以满腔的热情、饱满的精神、丰富的情感,对学生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个竖起大拇指的赞许、拍拍肩膀的激励、握握手的感激。教学评价的主体是学生,采用自我评价,生生评价,全体评价等多种方式发展自我评价的能力。重视对学生的形成性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辩论时适时引入竞争机制,根据各方同学的表现进行评比,科学实现了与学习评价的有机联系,更加有效地发挥了学习评价的激励功能。
学习环境和支持
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建构一种理想的学习环境,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不受时空限制的资源共享、快速灵活的信息获取、丰富多样的评价方式,在学生创造性地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索,实现一种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作用的全新学习方式。